周五(28日)欧市,美元轻微攀升,维持了前一交易日的强劲升幅。同时日元剧烈波动,因日本央行意外调整货币政策。衡量美元兑六种贸易加权主要货币走势的美元指数期货升0.09%,报101.638;美元指数升0.09%,报101.86,周四飙升0.7%。
美债基准收益率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报3.997%,美国20年期国债收益率报4.253%。
美国经济强劲,提振了美元
周四数据显示,美国第二季度经济增速超出预期,表明今年下半年陷入衰退的可能性越来越小,提振了美元大升。
同时,数据还增加了美联储进一步提高利率的可能性。如果美联储持续看到经济数据全面走强,那么于本周再次加息后,美联储可能还会采取行动。
荷兰国际集团(ING)分析师表示,新闻发布会传递出的最明确的信息之一是,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认为美联储所处的环境,无法提供大量的前瞻指引,换而言之「听数据的,不听美联储的。」
日内,美国还将发布美联储最青睐的通胀指标——核心PCE物价指数。市场现在愈发谨慎。
此外到九月份下一次美联储议会时,美国还将公布两份CPI报告和就业报告,可望提供关于通胀和劳动市场的更多资料。
欧美盘时段经济数据前瞻
20:00 德国7月CPI月率初值
消费者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也称消费者物价指数,英文缩写为CPI,是对一个固定的消费品篮子价格的衡量,主要反映消费者支付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化情况,也是一种度量通货膨胀水平的工具, 以百分比变化为表达形式。同时也是用以衡量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针。该指数下跌,反映经济衰退,必然对货币汇率走势不利。但如果消费物价指数上升,汇率是否一定有利好呢?不一定,须看消费物价指数“升幅”如何。倘若该指数升幅温和,则表示经济稳定向上,当然对该国货币有利,但如果该指数升幅过大却有不良影响,因为物价指数与购买能力成反比,物价越贵,货币的购买能力越低,必然对该国货币不利。若实际值大于预期值,则利好欧元;反之,利空欧元。
外汇市场欧盘行情走势分析
日元剧烈波动,日本调整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
美元/日元升0.09%,报139.53,早前曾上蹿下跳。亚洲早市曾一度飙升逾1%至141.08,随后又重挫1.2%至138.89。
日本央行周五决定实施更加灵活的收益曲线控制政策,允许10年期日债收益率于0%目标的基础上浮动0.5%。
受此影响,10年期日本政府债券收益率一度飙升至0.575%,创2014年9月以来新高,随后回落至0.547%。
欧元轻微下跌
欧元/美元跌0.10%,报1.0962。周四,于欧洲中央银行会议后,欧元跌幅超过1%。
尽管欧洲中央银行再次提高了利率,并保留了进一步加息的可能,惟行长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暗示,可能最早于9月暂停货币紧缩周期。
同时,德国人口最多的州North Rhine-Westphalia的通胀数据以及法国7月份通胀年率也提高了下个月暂停加息的可能性。
周五发布的通胀数据显示,North Rhine-Westphalia 7月的通胀年率为5.8%,低于预期的6.2%。法国7月通胀年率为4.3%,低于前一月的4.5%,西班牙通胀年率升至2.3%,惟仍远低于欧元区的大多数国家及地区。
同时,英镑/美元反弹0.17%,报1.2814,周四曾跌超1%;澳元/美元跌%,报,数据显示澳大利亚6月份零售销售意外下滑。
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0.21%,报7.1594;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0.09%,报7.1643。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2.695%。